端午节的别称最多,据称有20多个,其中之一就叫作“女儿节”。
一、端午节为什么叫“女儿节”
关于端午节的来历,目前说法不一,有人说是来源于纪念诗人屈原,所以,端午节又叫“诗人节”。

还有一个传说,在南方一带,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的,所以,端午节也叫“女儿节”。
当然,关于女儿节的来历还有其他说法,最有影响的是在北京一带。老北京人过端午节很是隆重,他们把端午节称为“五月节”,从五月初一到初五都看作是节日。
老北京人从明代起就把端午节称为“女儿节”。这是源于当地习俗。老北京人过端午节,要把出嫁的女子接回娘家探亲。还有就是在端午节时,女孩子都打扮得花枝招展,成为端午节的一道亮丽风景。所以,这个节日就叫作“女儿节”。
当然,端午节时,出嫁的女子回娘家习俗,不只是北京有,南方也有,比如在宁波一带也有此俗,也叫“女儿节”。
二、关于“女儿节”的典故
“女儿节”的典故是关于曹娥的。在古代典籍《会稽典录》中曾经有所记载:女子曹娥是浙江会稽上虞人,她的父亲能够弹弦唱歌。在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,也就是端午节这天,在江水中溺死。曹娥当时才十四岁,就缘江号哭,昼夜不绝,哭嚎七日,最终投江而死。后来,浙江人为了纪念曹娥,就称端午节为“女儿节”。

当然,这个典故只是关于“女儿节”由来在浙江地区的一个说法。
三、关于“女儿节”的意义

在古代男权占主导地位的“男尊女卑”社会,还能专门设立“女儿节”,让女子成为节日的主角,这是难能可贵的,其寓意是相当美好的,至少是表达了古人对“男女平等”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这是积极、乐观、向上的思想在节日上的体现。

虽然,这一叫法现在已经被淡化,但在古代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。
四、“女儿节”的庆祝方式
根据旧俗,端午节要接已出嫁的女儿回门避瘟,称之为“躲午”。后来这一风俗已演变成了欢乐的“女儿节”
所以,端午节这天过“女儿节”,其主要方式就是:已婚的女子回娘家探亲;未婚的女子则打扮得美丽动人,主要是父母给小女孩系上五彩丝线,祝愿她健康长大。
女儿节这天,那些手臂上系着彩色丝线、胸前戴着红绒花的“女儿们”就成了端午节的一景。
最后,顺带说一下,农历七月初七的“七夕节”在古代也叫“女儿节”,主要习俗是女子“乞巧”,又叫“乞巧节”。如今,这个古代的“女儿节”被变为“情人节”了!

- 男女婚外暧昧有哪些具体形式(男女之间,3种互动体现暖昧)
- 男朋友有新欢的征兆(别傻了,他有了新欢,才会这样)
- 初次约会聊怎么不冷场?(避免冷场,几个高效的交流技巧)
- 让人回心转意的话语有哪些(记住三句话,就不会那么难过)
- 女人彻底消失后男人心理变化(如果所有女人从地球消失,男人会如何反应?)
- 男女朋友应该怎么维持感情(男女之间感情再好,也需要六样实力来维持)
- 最能让女孩心动的表白情话(让女人心动的肉麻情话)
- 女人做什么会让男人觉得跟你分开后很后悔(死缠烂打没有用,这样做才是上上策)
- 如何挽回白羊座女生(关于复合的一些小建议)
- 女生提分手怎么挽回让她感动(女生频繁提“分手”导致关系破裂该怎么挽回)